[韩]
如下所述
作者:张静雯
为你读诗:黄尧 | 演员
我想
和你谈谈那些,暗的物质
真空里的水流
火星上的水晶
那些你思考过却从未表达过的
清晨小吃摊上
包子与豆浆的热气
孩子在冬天红扑扑的双颊
落满了白霜的菜地
一只喜鹊飞起
一只喜鹊在漫步
我想和你谈谈
太阳每天在我右边升起
左边落下
河面波光粼粼,白鹭低飞
这是我的日子
想和你交换的内容
这是美的,我想让你看见的
别的就算了
我想和你谈谈,或者什么也不谈
这里什么都没有,除了
我欲言又止的唇
选自《未完:365首诗》,理想国 |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-关于作者-
张静雯。没有任何头衔,没被归为某一类别,除了姓名、性别、年龄,以及眼神里的清白,实在没有动人的简介。
就这样坐在一起,不说话也十分美好
「留言」:深秋了,变冷了,你近来的生活如何呢?
﹀
草在结它的种子
风在摇它的叶子
我们站着,不说话
就十分美好
——顾城
“我想和你谈谈,或者什么也不谈/这里什么都没有,除了/我欲言又止的唇。”
这句诗像一枚细小的银针,精准刺中了这个时代最为普遍的情感穴位——那种既渴望联结又惧怕打扰,既想倾诉又怕沦为负担。于是 “欲言又止” 成了当代人的情感常态。
我们明明活在一个 “表达过载” 的时代,社交软件的红点永远消不完,可仔细想想,真正的 “沟通” 却少得可怜。每个人都在忙着言说自己的观点,却鲜少有人愿意倾听。
我们的对话常常是 “各自独白的交替”,你说你的工作焦虑,我说我的生活琐碎,两条平行线看似交汇,其实从未真正触碰。
[美]
有网友称,“现在‘爱你’快成了‘谢谢’的替代品,英语里的 Thank you 更是挂在嘴边,真到满心感激时,反而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才能承载那份重量。”
语言学里有个概念叫 “语义漂白”(semantic bleaching)。当语言被反复滥用,原本饱满的情感会慢慢被稀释,就像一杯意式咖啡被不断加水,最后只剩寡淡的底色。
可总有一些情感,是再泛滥的语言也无法稀释的——那是情感世界里的 “暗物质”,是我们明明能清晰感知,却因害羞、犹豫、怕麻烦,从未说出口甚至不敢承认的情绪微粒。
它们真实存在,却像宇宙里的暗物质一样不可见;它们沉甸甸地压在心底,却没有任何标尺能称量其重量。就像我们明明知道,看到迷人的晚霞时,想起的那个人有多特别,看到波光粼粼的河面,涌上的回忆有多温暖。
诗人将宏大的宇宙意象与最琐碎的日常细节并置。那些物质带着科幻般的疏离感,可细想之下,它们又离我们那么近。
人际关系里那些 “说不出口” 的情绪,不正是 “真空里的水流” 吗?那些藏在心底不愿分享的珍贵感受,不就是 “火星上的水晶” 吗?孤独却璀璨,是只属于自己的生命结晶。
而最隐秘的情感暗物质,往往都附着在最平凡的生活细节上。热气腾腾的早餐,孩子红扑扑的脸颊,落霜的菜地,漫步的喜鹊……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,却构成了最动人的生命图景。
想和你谈谈,这些景象在内心激起的涟漪。生命里最好的联结,是我愿意把眼中的美好与你分享,也愿意和你一起沉默。真正的联结不需要用抱怨或功利性话题来填充,只需分享那些让生命发光的瞬间。
“这是美的,我想让你看见的”,多和彼此说说生活里那些 “不值一提” 的小事吧。不是因为这些事多重要,而是因为你愿意把 “自己” 交给对方。
在这个看似 “过度连接” 却实则孤独的世界里,这份 “愿意分享” 的心意,才是真实而温柔的相处方式:不必时刻表达,却能始终感知彼此的存在。
我们总怕自己说得太多,成了对方的负担;也怕自己做得不够,让关系慢慢变淡。可亲密关系从来不是一场 “谁先主动谁就输了” 的博弈,更是一种关乎自己的选择。
愿我们都能保护好自己心底的 “情感暗物质”,也能给对方留一片可以 “欲言又止” 的空间。
毕竟每次真诚的 “欲言又止”,都藏着对另一个灵魂最深的尊重—— 我怕惊扰你,所以小心翼翼;我很在乎你,所以从不愿敷衍了事。
发布于:北京